你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医院新闻

大爱无声暖鹰城

2017/7/5 8:17:13      点击:

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大爱无声暖鹰城

 

在全市首家开展危重新生儿脑功能检测技术,率先开展鸟巢护理,护士能熟练地听懂新生儿的“哑语”,并从声调中,知道孩子大概得了什么病……这一系列新奇的亮点,吸引着记者于6月16日来到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走进科室,“河南省新生儿重症救护网络分中心”、“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市新生儿重症救护质量控制中心”……厚重的铜牌,让记者顿生敬意。

 “河南省新生儿重症救护网络分中心、市新生儿重症救护质量控制中心是我市唯一的,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全市仅有两家,我院是其中之一,2015年我院还成为市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新生儿学组的主委单位,被省卫计委授予“中原健康先锋岗”称号。这是全体同志不断努力的结果!”该院新生儿科主任、主任医师、市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和市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市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新生儿学组组长张彦伦笑着说。 


一、不断推动技术与国内领先水平接轨,她们一次次创造出我市新生儿救治新纪录

“有时看到因医疗条件限制,我市有些患儿不得不转院到省级医院治疗,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我们感到很痛心,暗下决心,一定要不断提升技术,造福鹰城群众。”张彦伦说。

2001年省卫计委批准把河南省新生儿重症救护网络分中心设在该院后,她们如鱼得水,在院领导全力支持下,该科配备了全市一流的设备,张彦伦和业务骨干分别赴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北京协和医院等国家一流医院进修学习新生儿疾病救治技术。经常参加国家级、省级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培训,关注新生儿医学发展新动态,学习新技术。科室也经常组织疑难病例讨论、业务学习。在医生办公室一角设立医疗书籍专柜,供科室人员随时查阅学习。

付出就有收获。近年来,该科技术得到快速提升,引进开展了一批国内先进新技术,不少技术填补了我市空白,使很多患儿受益。

——今年4月,该科率先在全市开展危重新生儿脑功能检测技术,可动态监测患儿的脑功能,对脑损伤患儿做初步评估,并根据脑损伤程度,制定相应治疗方案,同时增加了患儿家长的治疗信心,大大提高了危重脑损伤新生儿的成活率,备受家长好评。

——呼吸机的使用日渐成熟。在原来的无创CPAP、有创呼吸机常频通气等技术基础上,成功开展国内先进的高频通气技术,挽救了以前条件下不能救治的各型呼吸衰竭新生患儿。今年3月,从外院转进该科一名气漏综合征的新生患儿,当时孩子呼吸困难,全身发绀,经胸部CT检查,结果显示有大量气胸,经高频通气技术辅助治疗四天后,患儿病情好转。

“这样的危重患儿一般吸氧是不能缓解的,也是常频器械通气呼吸支持所无能为力的,只能选择高频通气。以前我们没开展这项技术时,只能转到省级医院治疗,患儿往往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而且转运途中也有很大的危险。现在好了,我们不用再担心了!”张彦伦高兴地说。

——INSURE技术的开展。它利用气管插管,气管内给药,再经CPAP呼吸支持,使以往很棘手的病死率较高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生后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的新生患儿,治愈率大大提高。今年5月,来自叶县的小宝,出生后呼吸困难、窒息,转入该院新生儿科时,患儿全身皮肤发绀,严重呼吸困难,经INSURE技术辅助治疗后,病情逐渐得到缓解。

多年来,她们紧跟医学新步伐,刻苦钻研,不断创新,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消化道出血、低体重新生儿、早产儿抢救治疗等方面达到省内先进水平,10余项科研成果获省、市科技进步奖,不少患儿家长慕名前来求医。据统计,近5年来,该科共成功抢救危重患儿8000余人次,其中,市区和各县区转诊来的危重患儿1000余人次,突破多项生命禁区,填补了我市许多新生儿急救技术空白。

去年6月,郏县一高龄孕妇,怀孕29周时,早产下仅1100克的男婴,呼吸困难伴有呻吟,器官发育都尚未成熟,面临生命危险。张彦伦带领全科人员立即实施抢救:气管插管、应用PS、上呼吸机、保暖、抗感染、静脉营养等。经精心治疗护理,新生儿顺利度过了呼吸关,以及呼吸暂停、坏死性结肠炎、感染、营养等难关。一个多月后,孩子体重长到2500克,康复出院。现在孩子一周岁了,身体状况良好,全家人感激不已。                                                                                 

据了解,近几年来,该科成功救治体重在1500克以下的早产极低体重儿达100余人,胎龄最小的27周,体重最小的750克,创造了一个个生命奇迹。

她们还成功救治了10余例早产低体重三、四胞胎,使多胞胎抢救成为该院品牌,出色完成了作为“河南省新生儿重症救护网络分中心”所承担的全市重症新生儿的救治工作。

 

二、“鸟巢护理”等服务新举措,听得懂新生儿“哑语”的护士们

为了让患儿得到安全、舒适的救治,该科护理团队在护士长丁晓霞带领下,根据多年护理经验和对新生儿这一特殊护理群体的了解,认真总结、思考,推出一套更为周到、贴心、安全的护理新举措。

鸟巢护理:婴儿从温暖的羊水、柔软的胎盘中娩出,被安置在暖箱中,缺乏安全感和舒适感,有些烦躁。护士们集思广益,模仿子宫环境,在患儿周围,用轻柔洁净的布围成了一个圈,制作出温暖、柔软、舒适、安全得像鸟巢一样的窝,小不点们躺在里面,好像感觉到小手小腿碰到妈妈的子宫壁了,烦躁不安的小宝宝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分设质量控制小组组长:该科护士20多人,分设4个控制小组组长,组长由资质深、责任心强的护士担任,监督本班次各项护理技术操作,如:测量体温、血糖,喂奶、换纸尿裤、翻身、扣背、雾化、吸痰,巡视等,保证每一项护理操作都做到精准到位,为一下步的诊疗和护理提供依据。

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人人都是责任护士,由责任护士全面负责患儿的专业照顾、病情观察、治疗处置、使每位护士真正做到当班当责,我的患者我负责。

  严格的管理,精益求精的主动服务,使很多护士练就了一身高超的技能:

   如,不少新生儿因病情严重,一出生就被送进该科,为确保他们的安全,该科采用封闭式无菌病房,实施无陪护管理。医护人员一身兼两职:医疗者和临时妈妈。

由于新生儿不能用语言或动作来表达其不适,唯一能表达的方式就是啼哭,甚至,危重患儿连啼哭的声音都没有。“这就需要我们的护士用妈妈般的情怀去关注,观察患儿,根据她们丰富的工作经验去分析、总结。久而久之,我们的护士练就了一身“特异功能”——能听懂新生儿的语言。当宝宝嚎啕大哭,嘴巴四处寻找时,她们知道那是宝宝饿了,要吃奶了;当宝宝哇哇大哭,急不可耐时,她们知道那是宝宝拉了大小便,要换纸尿裤了;当宝宝哭声又高又尖时,她们知道这是一种病理性的哭声,宝宝大脑在发出病理性的信号,得及时向医生反馈。”丁晓霞说。

不仅如此,在方方面面,护士们都非常细心。如,在喂养方面,对于可以吃奶的孩子,护士门在给她们配奶时,都要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是否适宜;在护理治疗方面,护士们每时每刻不停地在每个宝宝前巡视,实时观察,严密监护,及时发现患儿病情的细微变化,从容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最忙时,护士一天都没喝上一口水;新生儿病房无菌要求很高,为减少外来感染,降低交叉感染风险,达到控感要求,医护人员每接触一个患儿前后都要用消毒液洗手,一天下来洗手的次数多达上百次。长期接触消毒液体,使他们的手背有开裂的,有手心、指尖脱皮的……

记者看到,作为我市新生儿救治的桥头堡,该科34名医护人员都付出了全部心血。整天和孩子们一起呆在封闭的环境中,忙碌地穿梭在病房和办公室之间,没有片刻休息。就连怀孕约七八个月的医护人员,也一直在忙碌。

  正是这种一心为患儿的工作态度,使该科在技术、服务等方面得到不断创新,一批救治技术和服务位于省市领先行列。以卓越的成绩,为鹰城患儿带来了平安、健康和幸福,以无私的大爱,温暖着,感动着鹰城。(牛瑛瑛 王春英 苗四海)